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让“红船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明珠广场党员党史学习教育之每日一读活动紧锣密鼓地展开......
—— 物业支部 钟清泳
没有改革开放,就是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金句拓展】
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十年“文革”结束后,我国虽然进行了初步的拨乱反正,恢复并稳定了国家生活的正常秩序,但“左”的影响依旧强大。“两个凡是”和“以阶级斗争为纲”仍然占据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国家的发展进步仍然受到禁锢。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正是由于有了这个转变,才可能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改变封闭半封闭的状况,进而迎来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内核,为我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不竭的思想理论活力源泉。 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今天,我们已经彻底告别了由国家计划统配社会资源的时代,市场繁荣、产品丰富。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要求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无疑,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向全方位对外开放转变。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各项工作中长期存在一种“左”的偏见,盲目自信,唯我独尊,排斥国外好的做法和经验,使我国经济管理、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等很多方面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推动了开放,开放也在倒逼改革。一些长期难以突破的顽疾在这个过程中被顺利克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而得到进一步完善,经济社会迸发出更大活力。 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向法治社会转变。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传统。坚定走依法治国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巨大的历史进步。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全面走向法治社会,必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 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向全面小康社会转变。改革开放改变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状况,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社会财富迅速增长,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改革开放没有止境,因为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不断变化的,因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必须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